2025年9月2日,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在团体辅导室召开教研会议。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亚琳老师主持,心理指导中心常瑞华主任作重点工作部署,全体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会。会议聚焦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强化、日常工作管理规范、听课评课制度落实及朋辈督导机制深化,为新学期工作的高效开展与专业提升指明了方向。

一、严守值班纪律,筑牢服务基础
常瑞华主任首先强调了本学期心理咨询值班工作的规范要求。她明确值班教师须严格遵守排班安排,确保咨询时段无缝覆盖,严禁擅自离岗或调岗。值班期间需认真做好接待记录与个案反馈,做到“一事一记、一日一清”,尤其对危机干预情况要立即上报并同步启动应急支持流程。常主任表示,值班制度是心理服务的“生命线”,必须压实责任、守住底线。
二、细化管理流程,实现双轨留痕
针对日常管理工作,常主任重申了系统填报的重要性,要求所有咨询预约、接待过程及跟进建议均须及时录入系统,保障数据的实时性与可追溯性。同时,她特别强调在遵循保密原则的前提下,做好纸质材料的同步整理与归档工作,包括值班日志、个案记录表等需按月装订、专柜保存,形成“电子+纸质”双轨备份机制,全面提升管理规范性与数据安全性。

三、持续听课评课,强化课堂质效
教研室主任王亚琳强调,本学期部门听课制度将继续常态化实施。定期开展推门听课、公开课评议等活动,重点关注教学目标达成度、教学互动有效性及课程思政融合性。她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、互助成长,真正实现“以听促教、以评促优”,持续提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。
四、深化朋辈督导,促进专业成长
本次会议特别增设朋辈督导研讨环节。常主任指出,新学期将定期组织案例研讨会、技能工作坊和团体督导活动,构建“学习-实践-反思”闭环。教师轮流分享咨询案例,集体研讨解决方案,既促进经验共享,也推动理论向实践有效转化。教研室主任王亚琳补充道,朋辈督导是专业成长的重要支撑,希望每位教师积极参与、主动发声。
教研室主任王亚琳在会议总结中表示,本次例会既重申了管理规范,也拓展了专业深度。希望全体教师准确把握值班、记录、听课及督导四项重点要求,以规范保障服务基础,以专业引领内涵发展,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、专业化、人性化运行。
本次例会进一步凝聚了共识、明确了路径。心理指导中心全体教师将持续优化服务细节、深耕教学品质、强化团队协作,为全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。